計畫簡介 現場影像 衛星地圖 歷史文獻 綱別統計 目別統計 科別統計 調查物種 調查紀錄
記錄編號:urn:lsid:nansa.biodiv.tw:observation:1813
學名 Chelonia mydas  測站編號 1701 
科名 Cheloniidae  調查地點 南沙太平島海岸 
個體數 12  緯度 10.37702 
覆蓋率   經度 114.36626 
體長   經緯度誤差  300 M
生物量   深度上限 M
調查者 Cheng I-Juun  程一駿 深度下限 M
調查方法 白天巡沙灘記錄前一晚的爬痕,並於晚上每兩小時環島一次的方式,巡查上岸產卵的海龜,並記錄產卵狀況、時間、體長及上標的標號等資料  高度上限 M
鑑定者 Cheng I-Juun 程一駿 高度下限 M
調查日期 2008-11-22     
地點描述  

計畫名稱 南沙太平島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-海龜 
執行期間 2008/11/22-2008/11/24 
委託單位 內政部營建署 
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
主持人 邵廣昭、程一駿 Kwang-Tsao Shao, Cheng I-Juun
地址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
E-Mail b0107@mail.ntou.edu.tw 
協同主持 林正義、林幸助、張學文、程一駿、劉小如 、劉文宏、歐陽承新、樊同雲、謝長富、宮守業 
執行方法 由於太平島距台灣非常的遠,船班及船位都十分的稀少,因此研究規劃無法像其他的計劃一樣以一年四季為基準,進行四次調查。這次的計畫就因一直排不上去南沙的船位,所以只能以去年十一月的一次調查,做為此次的現場研究之成果。 在與海巡署協商後,本研究團隊於2008年11月18日從高雄港搭乘海巡署委商運補船-友泰一號出發,並於11月22日下午抵達太平島。研究團對於24日下午離開該島,返回台灣。 在島上的三天期間,我們採用一般海龜野外沙灘調查的方式進行;就是白天巡沙灘記錄前一晚的爬痕,並於晚上每兩小時環島一次的方式,巡查上岸產卵的海龜,並記錄產卵狀況、時間、體長及上標的標號等資料。  
計畫摘要 南沙太平島的潮汐屬於混合潮,於11月22日到島上時,第二次潮20:28滿潮,潮高1.27公尺,隔日第一次潮02:37低潮,潮高0.96公尺,07:20滿潮,潮高1.08公尺,整晚皆適合海龜上岸產卵。在島上兩晚共發現有12隻綠蠵龜上岸產卵(表3.3.6),另外有其他海龜爬痕共28組,卵窩數約有16窩。預估兩晚上岸產卵的母龜數量超過20隻,綠蠵龜的數量較望安及蘭嶼多。 
Get XML with Darwin Core